京剧《失空斩》由紧接相续的三个折子戏《失街亭》《空城计》《斩马谡》组成。空城计、斩马谡都由马谡失街亭引起。
马谡在《三国志•蜀书》中附其兄马良传后有简短记载。说他“才器过人,好论军计,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”。但刘备有不同看法,临终时对诸葛亮说:“马谡言过其实,不可大用,君其察之。”但诸葛亮仍不以为然,“以谡为参军,每引见谈论,自昼达夜”。“建兴六年,亮出军向祁山,时有宿将魏延、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,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。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,为郃所破,士卒离散,亮进无所据,退军还汉中”。《三国志•蜀书•王平传》:“建兴六年,属参军马谡先锋,谡舍水上山,举措烦扰,平连规谏谡,谡不能用 ,大败于街亭,众尽星散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于此极尽文学描写的功能,较正史多了许多细节。诸葛亮一出祁山,司马懿引军迎拒。经一番分析,司马懿决定径取街亭,绝其粮道。诸葛亮在祁山寨中,闻讯道:“‘今司马懿出关,必取街亭,断我咽喉之路。’便问:‘谁敢引兵去守街亭?’言未毕,参军马谡曰:‘某愿往。’孔明曰:‘街亭虽小,干系甚重。倘街亭有失,吾大军皆休矣。汝虽深通谋略,此地奈无城郭,又无险阻,守之极难。’谡曰:‘某自幼熟读兵书,颇知兵法。岂一街亭不能守耶?’孔明曰:‘司马懿非等闲之辈,更有先锋张郃,乃魏之名将,恐汝不能敌之。’谡曰:‘休道司马懿、张郃,便是曹睿亲来,有何惧哉!若有差失,乞斩全家。’孔明曰:‘军中无戏言。’谡曰:‘愿立军令状。’孔明从之。谡遂写军令状呈上。孔明曰:‘吾与汝两万五千精兵,再拨一员上将,相助你去。’”于是,以王平为副将。“马谡、王平二人到街亭,看了地势。谡笑曰:‘丞相何故多心也?量此山僻之处,魏兵如何敢来!’王平曰:‘虽然魏兵不敢来,可就此五路总口下寨,却令军士伐木为栅,以图久计。’谡曰:‘当道岂是下寨之地?此处侧边一山,四面皆不相连,且树木极广,此乃天赐之险也,可就山上屯军。’平曰:‘参军差矣。若屯兵当道,筑起城垣,贼兵纵有十万,不能偷过;今若弃此要路,屯兵于山上,倘魏兵骤来,四面围定,将何策保之?’谡大笑曰:‘汝真女子之见!兵法云:凭高视下,势如劈竹。若魏兵到来,吾教他片甲不回。’平曰:‘吾累随丞相经阵,每到之处,丞相尽意指教。今观此山,乃绝地也。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,军士不战自乱矣。’谡曰:‘汝莫乱道!孙子云:置之死地而后生。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,蜀兵岂不死战?以一可当百也。吾素读兵书,丞相诸事尚问于我,汝奈何相阻耶!’平曰:‘若参军欲在山上下寨,可分兵与我,自于山西下一小寨,为犄角之势。倘魏兵至,可以相应。’马谡不从。忽然山中居民,成群结队,飞奔而来,报说魏兵已至。王平欲辞去。马谡曰:‘汝既不听吾令,与汝五千兵,自去下寨。待吾破了魏兵,到丞相面前须分不得功!’王平引兵离山十里下寨,画成图本,星夜差人去禀孔明,具说马谡自于山上下寨。”后来马谡果然被张郃围困,水尽粮绝,兵败街亭。王平保住了五千人马,还收拾了马谡溃散的残部。再后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,给王平记了功,升为参军。诸葛亮对将士们说:“这次出兵失败,固然是因为马谡违反军令,可是我用人不当,也应该负责。”他上了一份奏章,请求把他的官职降低三级。
从马谡与诸葛亮、王平的对话中,我们不难看出他的骄傲,他自矜“自幼熟读兵书”“素读兵书”,开口便是“兵法云”“孙子云”,但他与屡在战场得丞相亲炙的王平相比,缺的是实战经验。他刚愎自用,自我感觉超好,“丞相诸事尚问于我”成为资本,完全听不进不同意见。而且,“待吾破了魏兵,到丞相面前须分不得功”,暴露了马谡的错不仅在于性格,他的内心世界里还有争功这一层,听取了别人意见便意味着分功。让人沉思的是,马谡把全家性命全押上,立了军令状,这就意味着“负全责”,可是,马谡,这个“全责”你负得了吗?其实,负责,只允许胜,不允许败。胜了,才是负了责;败了,负责是空话。一颗人头算是负了责,算是负责的极致了,但于巨大的实际损失何补?本来,一出祁山形势大好,不是小好。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,又经过两年准备,公元227年冬天,就带领大军驻守接近魏蜀边界的汉中,在那里可以随时找机会进攻魏国。过了年,诸葛亮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,让魏国把主要兵力去守郿城,趁魏军不防备,亲率大军,突然从西路扑向祁山。蜀军经过诸葛亮几年严格训练,阵容整齐,号令严明,士气十分旺盛。自从刘备死后,蜀汉多年没有动静,魏国毫无防备,这次蜀军突然袭击祁山,守在祁山北面的天水、南安、安定三郡降蜀。显然,这是蜀汉经多年韬光养晦后的厚积厚发,诸葛亮协助刘禅恢复汉统的梦想,在此一举了。然而,却让马谡搅黄了。近则让诸葛亮捏一把汗,上演了一出“空城计”,远则让蜀汉失去了一个历史机遇。之后的五出祁山,每况愈下,终于在五丈原,人与梦俱寂。马谡的一颗人头顶什么用?军令状顶什么用?诸葛亮的自请降职三级,亦当作如是观。降职三级又顶什么用?
所以,无论马谡还是诸葛亮,“负责”“负全责”,都是负不了的。